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视频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最新热点精讲 > 【446期】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

【446期】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

2025-02-01

一、背景链接

2025年1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规划》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主要目标是:到2027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到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二、深度解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确定的主要目标

到2027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更加稳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乡村产业更加兴旺,实现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乡村更加生态宜居,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乡风文明持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传承发展,农民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乡村治理更加有效,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农民生活更加美好、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基本建立。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具备条件的大中城市郊区乡村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出台的背景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砥砺奋进,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粮食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势头,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乡村特色产业稳步发展,乡村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持续深化,广大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各种新变化。但还应该看到,我国农业基础总体上仍然薄弱,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还有短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明确了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任务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部署了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等重大任务。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规划》,系统谋划今后一段时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

★“八个坚持”

“八个坚持”是: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持续强化政策供给;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梯次推进不同发展阶段的乡村实现全面振兴,防止层层加码,不搞“一刀切”;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激发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坚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积小胜为大成。

★“三个统筹”

“三个统筹”是:统筹不同区域,合理确定阶段性重点任务和推进时序,尊重客观规律,科学把握乡村发展演变规律和趋势,不超越发展阶段,不提脱离实际的目标;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全面提升。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任务

《规划》对标对表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形势新要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聚焦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科学谋划、系统部署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9个方面34项重点任务。

一是优化城乡发展格局,分类有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包括统筹优化城乡发展布局、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分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衔接推进脱贫地区全面振兴。

二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包括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加大粮食生产支持力度。

三是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包括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深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全面促进农村消费。

四是大力培养乡村人才,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全面振兴。包括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完善乡村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乡村人才保障机制。

五是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包括提升乡村精神风貌、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增强乡村文化影响力。

六是深入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包括加快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七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增进农民福祉。包括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持续改善人居环境、稳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农村社区服务设施、加快数字乡村建设、优化乡村规划建设。

八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包括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健全多元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各项重点任务。

九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包括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全面振兴、推进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维护乡村和谐稳定。通过以上重点任务建设,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迈上新台阶、展现新面貌。

★如何推动《规划》目标任务落实落地

要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加强统计监测,适时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加快涉农法律法规制定修订,完善乡村振兴法律规范体系;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作用,激发全社会参与乡村全面振兴的积极性。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措施

1.产业振兴方面。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培育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通过举办农产品展销会、电商直播等活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2.人才振兴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提供创业补贴、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支持,吸引大学生、退伍军人、外出务工人员等返乡创业就业。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经营管理培训等,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对在乡村振兴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奖励和表彰,提高人才的待遇和社会地位,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3.文化振兴方面。加强对古村落、古建筑、传统手工艺等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的投入,建设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等,为农民提供丰富的文化活动场所。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4.生态振兴方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加强对农村山水林田湖草沙的保护和修复,开展植树造林、水土流失治理等工作,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5.组织振兴方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增加村集体收入,为乡村振兴提供物质保障。

三、实战应用

例题1:地名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浪潮中,它们不仅是地理位置的简单标注,也是对乡村发展实践的生动概括。民政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了“乡村著名行动”。结合材料,请你概括此次行动的好处。要求:条理清晰,语言凝练。不超过350字,15分。

【参考作答】

好地名让人们“记得住”。好地名具有“好看、好听、好认”的基本属性,融乡土气、时代感、文化性于一体,有利于激发情感认同,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保护地名文化的良好氛围,在无形中传递积极的价值观与社会正能量。

好地名助村庄“转得活”。特色鲜活的乡村地名,吸引着资源要素汇聚乡村。在产业发展中用好地名元素,释放蕴含其中的经济价值,有助于村庄精准定位,培育打造一批“乡字号”“土字号”公共品牌,为优质农副产品、旅游服务资源推广赋能,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好地名让文化“传得远”。乡村地名往往与当地的地形地貌、历史典故、民俗风情等紧密相连,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乡土情感,是乡愁乡忆的特色文化符号。有助于打造独特的地名信息数据集合体,讲好乡村地名故事。

(321字)

例题2:为响应A省省委、省政府关于在全省开展“巩固脱贫成果 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6·30”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活动的号召,鼓励全省广大社会组织继续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根据材料,请你写一篇倡议书。要求:语言流畅,格式正确,不少于800字,20分。

【参考作答】

A省“6·30”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活动倡议书

全省社会组织:

近年来,A省社会力量主动作为,热忱奉献,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在全省开展“巩固脱贫成果 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的号召,鼓励支持全省广大社会组织继续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在今年“6·30”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活动到来之际,特向全省社会组织发出如下倡议:

一、我们要坚持为党和国家服务理念。坚持社会组织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功能定位。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持续扎实开展“6·30”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活动,响应党的号召,带领会员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伟大事业,在新征程中更好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功新时代、彰显新担当。

二、我们要聚焦推进“6·30”活动。在弘扬守望相助、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上持续用力,在创新社会帮扶模式上持续用力,在动员更多企业和社会力量关注和支持农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上持续用力,进一步聚焦到助力建设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助力推进乡村建设、助力促进富民增收等解决乡村振兴的重点难点问题上来,以新理念、新作为积极参与“6·30”活动。

三、我们要在巩固脱贫成果上多下功夫。将资金资源和服务用在刀刃上,打造一批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解民困的品牌项目,开展“人人6·30”公益行动,让更多有意愿的企业和爱心人士都参与进来,形成“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良好局面,持续提升帮扶精准度和帮扶水平,树立乡村振兴新样板、新标杆。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参与新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滴善举成就大爱,让广大社会组织携起手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勇于担当作为,展现新时代社会组织风采,为加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A省农业农村厅

                                                                                                                                                                                                                                                                                       A省民政厅

                                                                                                                                                                                                                                                                                     202x年x月x日

(823字)

四、高分框架

★大作文框架:

抱歉哦,本篇为vip章节,需要本站VIP会员才可以继续阅读哦~
推荐课程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3529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9772人

2025预定【面试真题4期】

130.00

销售 0件
浏览 2142人

【基础套餐】浙江笔试宝典+浙江时政热点+24节网课

120.00

销售 638件
浏览 5366人

【提升套餐】浙江笔试宝典+浙江时政热点+公文写作+案例分析+优秀习作集+64节网课

358.00

销售 56件
浏览 611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3529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9772人

2025预定【面试真题4期】

130.00

销售 0件
浏览 2142人

【基础套餐】浙江笔试宝典+浙江时政热点+24节网课

120.00

销售 638件
浏览 5366人

【提升套餐】浙江笔试宝典+浙江时政热点+公文写作+案例分析+优秀习作集+64节网课

358.00

销售 56件
浏览 611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3529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9772人

2025预定【面试真题4期】

130.00

销售 0件
浏览 2142人

【基础套餐】浙江笔试宝典+浙江时政热点+24节网课

120.00

销售 638件
浏览 5366人

【提升套餐】浙江笔试宝典+浙江时政热点+公文写作+案例分析+优秀习作集+64节网课

358.00

销售 56件
浏览 611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3529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9772人

2025预定【面试真题4期】

130.00

销售 0件
浏览 2142人

【基础套餐】浙江笔试宝典+浙江时政热点+24节网课

120.00

销售 638件
浏览 5366人

【提升套餐】浙江笔试宝典+浙江时政热点+公文写作+案例分析+优秀习作集+64节网课

358.00

销售 56件
浏览 611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3529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9772人

2025预定【面试真题4期】

130.00

销售 0件
浏览 2142人

【基础套餐】浙江笔试宝典+浙江时政热点+24节网课

120.00

销售 638件
浏览 5366人

【提升套餐】浙江笔试宝典+浙江时政热点+公文写作+案例分析+优秀习作集+64节网课

358.00

销售 56件
浏览 611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售后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9.9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