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视频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最新热点精讲 > 【第347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第347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4-02-13

一、热点链接

2月1日出版的第3期《求是》杂志发表总书记重要文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


二、深度解读

★形势背景

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民族工作,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党确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团结进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理念,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党的民族工作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取得成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

第一,确立了“新思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宏阔视野和雄才伟略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形成了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系统阐释了民族工作的战略地位、历史方位、工作主线、重要任务、工作格局、规律方法,科学回答了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力量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鲜明地昭示中华民族走向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的光明前景,具有强大的理论引领力、实践指导力和积极的世界影响力,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二,明确了“新主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以此为“纲”,作为制定政策、规划的指导原则和根本指针;以此为“魂”,像芯片一样植入到各项工作之中;以此为“度”,作为评价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和重要尺度。确立这样的主线使民族工作更加突出增进共同性,更加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把民族工作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第三,展现了“新面貌”。总书记亲自做民族工作,多次到民族地区视察调研,反复强调“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民族地区312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全面小康,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新中国“一步跨千年”的“直过民族”又经历了一次从贫穷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多次到民族地区调研,看到昔日的苦窖水变成了甘甜的自来水,过去的土坯房变成了崭新的砖瓦房,高速公路和高铁通到了家门口,孩子们就近就能上到好学校,老百姓不用到大城市就能看好病。到民族地区看到的到处都是一张张幸福的笑脸,老百姓由衷地感恩总书记、感恩共产党。

第四,汇聚了“新力量”。各族人民亲身经历了脱贫奔小康的艰辛历程,亲身感受了抗击新冠疫情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亲身体验了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的辉煌时刻,切身感受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到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各族群众的爱国热情,极大地激发了中华儿女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该说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就是生动的写照。

第五,形成了“新格局”。民族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方方面面都有民族工作。党中央把民族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谋划推进,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民族工作格局。在这个格局下,各地党委普遍都把民族工作纳入到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到政治考察、巡视巡察和政绩考核,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合力,使各族群众都逐步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和评判者,为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保障。

★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特色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党的民族工作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党的十八大以后的伟大实践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这条道路,这条道路的中国特色“特”在几个方面:

一是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主心骨,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实践已经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

二是特在各民族一律平等。在中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水平高低都一律平等,我们这种平等是真实的、是全面的,也是彻底的。各族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我国少数民族的人权状况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三是特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这项制度既从根本上保证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又极大地调动了民族自治地方各族群众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是特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我们这条道路是建立在五千年形成和发展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之上的,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就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就是大家庭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我们既要把各民族发展好,更要把共同体这个大家庭建设好、发展好。

五是特在共同繁荣发展。这条道路追求的目标是各民族都要过上好日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历史上哪个王朝盛世的再现,而是推动56个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第一,以政治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教育群众,引导各族群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己任,切实履行宪法赋予的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作贡献。

第二,以教育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之中。从融入国民教育来讲,就是进教材、进课堂、进评价体系。从融入干部教育来讲,就是纳入各级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培训的核心课程。从融入社会教育来讲,就是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对14亿群众进行宣传教育。通过教育让各族群众认识到“一个共同体”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两个愿景”就是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三个意识”就是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四个与共”就是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五个认同”就是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第三,以文化浸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树立和打造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通过创作和传播一系列有中华文化内涵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有中华文化内涵的文化活动,通过普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来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这也是最根本的认同。

第四,以发展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采取一系列差别化支持政策,用好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实施一系列的高质量发展产业项目,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这些措施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各族群众意识到只有国家强了,中华民族好了,自己才能过上好日子。

第五,以交融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扫除一切阻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障碍,推动各族群众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有序流动。通过互嵌式发展,让各族群众不断地增强谁也离不开谁的共同体意识。

第六,以法治来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中华民族”写入宪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了新修订的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组织法,推动7个省区市制定了民族团结进步条例,还按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共同性的方向,调整完善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等方面的政策。通过这些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步纳入到法治化轨道。

第七,以开放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多种形式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参与国际人权对话和交流,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来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我们共同付出艰辛的努力。下一步,要紧紧扭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战略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稳中求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形、有感、有效地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所谓“有形”,就是要创造更多抓手和载体,用项目化的方式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落地落实;所谓“有感”,就是让各族群众能感知、能感触,有参与感、获得感;所谓“有效”,就是让工作成效集中体现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增强上,体现到中华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上。

★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的内容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如下几点措施:

党的二十大以后,全国各族人民迈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党的民族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我们要大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要全面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让各族人民共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部署,准确把握党的民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巩固良好局面,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第一,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理论是意识形态的基石。理论研究越深入,对意识形态的支撑就越坚强有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中华民族有自身独特的历史,解析中华民族的历史,就不能套用西方那一套民族理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必须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用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统领和指导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要优化学科设置,加强学科建设,把准研究方向,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着力解决我国民族学研究中存在的被西方民族理论思想和话语体系所左右的问题,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继续推进中华民族通史、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工作,编好用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等教材,做好文物古籍发掘、整理、利用工作。注重激发广大专家学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青年专家学者的培养,为他们把好方向、搭建平台、创造机会,鼓励他们潜心钻研、厚积薄发,推出立足中国历史、解读中国实践、回答中国问题的原创性理论成果。

第二,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党的二十大后不久,我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命题。今年6月,我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就此作了初步阐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这样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国家的豪迈壮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从党的民族工作来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精神家园构筑必须久久为功。要面向各族群众加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振奋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研究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和时代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运用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的表达体系,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

第三,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交往交流交融,是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必将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基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必然是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必然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征程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要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民族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促进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各族群众。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健全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工作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工作,涉民族宣传做得好不好,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形象。必须坚定“四个自信”,积极主动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要创新涉民族宣传的传播方式,丰富传播内容,拓宽传播渠道,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讲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可靠保障,讲清楚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认同度和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讲清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所具有的明显优越性。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积极推动中外学术界、民间团体交流互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时研究解决本地区本单位涉及民族工作的重大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提高做好民族工作的本领,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三、实战应用

例题1: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以及确立这种历史观?要求:全面准确,逻辑清晰,500字左右。

【参考作答】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显著特征。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就是要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准确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历史脉络,准确认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准确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在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方面,下一步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强史料整理工作。进一步挖掘和运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进一步完善中华民族历史叙述。二是加强学术研究工作。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加强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等重大问题,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奠定学理支撑。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将反映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的最新成果,纳入教材、进入课堂、融入生活,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心灵深处。依托自然人文景观、民族节庆活动以及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让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不断深入人心。

例题2:当前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群众到东中部的人数越来越多,各民族之间群众接触越来越频繁。结合给定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求:全面准确,措施合理,400字左右

【参考作答】

一是推动空间上的“融”。进一步促进各族群众在城乡和区域之间更大规模的双向流动,引导和支持各族群众同在一个班级上课、同在一个生产线上劳动、同在一个食堂就餐、同在一个楼栋生活。

二是推动经济上的“融”。推动东中西部一体化发展,推动城乡良性互动发展。在互动发展中,让各族群众在一个园区、在一个企业、在一个产业链上分享发展的成果,结成利益共同体。

三是推动文化上的“融”。深入推进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创新交融,既各美其美又美美与共。通过文化的“融”,让各族群众同唱一首歌、同演一台戏,结成文化共同体。

四是推动社会上的“融”。进一步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大力构建互嵌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让各族群众走到祖国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感受到处是创业的热土、处处是幸福家园,到哪里都是一家人。

五是推动情感上的“融”。鼓励各族群众多走动、多来往、多交流,引导他们做得了和睦邻居、交得了知心朋友、结得了美满姻缘。

四、高分框架

★大作文框架

让“民族团结”之花永远绚丽盛开

铸牢民族团结“思想根基”,让“同心之花”沐浴党的阳光茁壮生长。

抱歉哦,本篇为vip章节,需要本站VIP会员才可以继续阅读哦~
推荐课程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3529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9772人

2025预定【面试真题4期】

130.00

销售 0件
浏览 2142人

【基础套餐】浙江笔试宝典+浙江时政热点+24节网课

120.00

销售 638件
浏览 5366人

【提升套餐】浙江笔试宝典+浙江时政热点+公文写作+案例分析+优秀习作集+64节网课

358.00

销售 56件
浏览 611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3529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9772人

2025预定【面试真题4期】

130.00

销售 0件
浏览 2142人

【基础套餐】浙江笔试宝典+浙江时政热点+24节网课

120.00

销售 638件
浏览 5366人

【提升套餐】浙江笔试宝典+浙江时政热点+公文写作+案例分析+优秀习作集+64节网课

358.00

销售 56件
浏览 611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3529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9772人

2025预定【面试真题4期】

130.00

销售 0件
浏览 2142人

【基础套餐】浙江笔试宝典+浙江时政热点+24节网课

120.00

销售 638件
浏览 5366人

【提升套餐】浙江笔试宝典+浙江时政热点+公文写作+案例分析+优秀习作集+64节网课

358.00

销售 56件
浏览 611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3529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9772人

2025预定【面试真题4期】

130.00

销售 0件
浏览 2142人

【基础套餐】浙江笔试宝典+浙江时政热点+24节网课

120.00

销售 638件
浏览 5366人

【提升套餐】浙江笔试宝典+浙江时政热点+公文写作+案例分析+优秀习作集+64节网课

358.00

销售 56件
浏览 611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3529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9772人

2025预定【面试真题4期】

130.00

销售 0件
浏览 2142人

【基础套餐】浙江笔试宝典+浙江时政热点+24节网课

120.00

销售 638件
浏览 5366人

【提升套餐】浙江笔试宝典+浙江时政热点+公文写作+案例分析+优秀习作集+64节网课

358.00

销售 56件
浏览 611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售后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9.9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