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视频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最新热点精讲 > 【第185期】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第185期】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2022-07-19

一、热点链接

当前,全国防汛工作进入“七下八上”的关键期。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出现多次区域性暴雨过程,今年首个登陆的台风“暹芭”及其环流云系又给多地带来了大范围的强降雨。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多地多部门积极应对,强化主汛期防汛抗旱,支持灾区抗灾救灾,凝聚起防汛情保民生的强大合力。

7月8日,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主持专题会商,进一步研判主汛期洪旱形势,提前安排部署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李国英强调,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立足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树立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坚持“预”字当先、“实”字托底,提前做好各项应对准备,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深度解读

★今年汛期的基本形势

根据国家防总预测,今年主汛期(7—8月)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事件偏多,洪水干旱情势偏重;珠江、汉江、黄河、海河、辽河、第二松花江可能发生较大洪水;华东中部、华中南部、西北西部可能发生夏旱。要全面进入主汛期工作状态,意识、机制、节奏、措施立即匹配到位,绷紧“降雨—产流—汇流—演进”“流域—干流—支流—断面”“总量—洪峰—过程—调度”“技术—料物—队伍—组织”四个链条,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防御矩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汛救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四川考察时,对做好防汛救灾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强调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提前做好各种应急准备,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迅速组织力量抢险救灾,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李克强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6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部署防汛救灾工作。

★今年汛期的主要特点

今年入汛时间早,暴雨的过程多,局地灾害重,雨情、汛情、灾情主要有“三多三重一降”的特点。

一是强降雨过程多,雨区高度重叠。入汛以来,我们国家共出现了18次区域性的暴雨过程,华南及福建等地偏多了两成到一倍。广东、广西的降雨量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多,粤中、桂北、闽北降雨量超过了1200毫米。近日,今年首个登陆的台风“暹芭”及其环流云系又给多地带来了大范围的强降雨。

二是超警的河流多,珠江流域汛情重。今年全国487条河流发生超警戒以上的洪水,有40条河流超保证水位,13条河流发生了有实测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珠江发生了两次流域性较大洪水,北江发生了特大洪水。

三是工程险情多,山洪地质灾害重。湖南、广东等地有11座中小水库发生了险情,江西的乐安河、信江部分江段堤防漫顶、滑塌,广东的韶关、英德等市受淹比较严重,山洪地质灾害多发重发,仅6月份就发生了4000多起,地质灾害的死亡人数占到自然灾害的近一半。

四是灾害损失重,人员伤亡大幅下降。今年以来,洪涝灾害受灾2180.5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647.6亿元,紧急转移安置群众123.9万人次,洪涝灾害造成死亡失踪40人,跟近五年同期均值相比下降了7成多。

★今年入汛以来全国气候特

全国自3月17日入汛以来,平均降水量为280.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0.7%,为2017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其中,降雨呈现出南北两条多雨带的特点,在南方,珠江流域的降水量为历史同期的最多,在北方,辽河流域降水量为历史同期的第二多。全国平均气温为15.8℃,比常年同期偏高了0.7℃,这也是历史同期第二高。入汛以来全国天气气候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南方暴雨过程多,落区重叠。入汛以来,共出现了18次区域性暴雨过程,特别是5月以来有11次,累计雨量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降雨落区高度重叠。

二是降水强度大,极端性明显。入汛以来,南方出现3134个暴雨站日,较常年同期偏多了将近30%,为历史同期第二多。广东、广西两省降水量均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多。特别是5月21日至6月21日华南龙舟水期间,广东、广西、海南岛中东部累计降雨量普遍有200到500毫米,部分地区达到了600到1000毫米。

三是台风登陆偏晚,影响范围广。今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4个台风生成,其中有1个台风登陆我国,生成和登陆的个数均接近常年同期。今年首个登陆我国的台风“暹芭”较常年初台登陆的时间偏晚、强度偏强,具有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风雨强度大、局地对流强、台风外围出现多个龙卷的特点。“暹芭”台风残余环流先后影响了16个省(区、市);海南、广东、广西、湖南、河南、安徽等地超过60个测站的日降雨量达到了特大暴雨的量级,海南三亚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日降雨量达到了421.6毫米,突破了当地日降雨量的历史纪录。

四是强对流天气频繁,局地灾害影响重。入汛以来,我国共出现20次强对流天气过程,26个省(区、市)共有470余县次受到了冰雹、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影响,已确认出现17次龙卷天气,其中中等强度以上龙卷7次。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我国今年龙卷总体强度偏弱。

五是6月我国气温创历史新高。6月我国平均气温21.3℃,较常年同期偏高了0.9℃,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其中,河南、陕西、甘肃、宁夏、山西、山东、江苏、安徽6月气温均为历史同期最高。6月13日以来,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一直在维持,高温强度强、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影响人口多。6月25日,河北省、河南省分别有90个和29个国家气象站达到或超过40℃的气温,其中河北的灵寿县达到了44.2℃,为今年出现的最高气温。

★国家防汛救灾的主要做法

面对汛情灾情,国家防总、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开展防汛救灾工作。

一是突出抓好责任落实。国家防总汛前公布了2288名全国防汛抗旱的行政责任人,督促落实各级的包保责任,推动责任体系一直延伸到村、社区,要求各级防汛责任人熟知所承担的防汛职责,深入到一线和管辖的责任区域,落实防汛救灾的各项措施。

二是突出抓好隐患排查整改。国家防总对七大流域17个重点省份开展了“线上+线下”的督导检查,督促解决风险隐患查不出和查出后整改不到位等问题。各个地方通过实地检查堤防水库、蓄滞洪区和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城市易涝区等重点部位,建立了问题整改的清单,实行动态销号。

三是突出抓好预警和响应联动。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及时组织各地修订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重点解决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不联动、预案的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印发指导意见,推动建立直达基层的临灾预警的“叫应”机制,重点解决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落地问题。

四是突出抓好防洪工程的调度。水利部和各级水利部门科学调度2160座次大中型水库,拦蓄洪水537亿立方米,充分发挥了防洪减灾的效益。在应对珠江流域洪水期间,调度西江、北江等骨干防洪工程,有效减轻下游的防洪压力。

五是突出抓好抢险救援救灾。国家防总启动调整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10次,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启动救灾应急响应5次,派遣了31个工作组、专家组到一线协助指导,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灾区紧急调运约2479万元中央防汛抢险救灾物资。应急管理部门前置抢险救援力量,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有效地处置各类险情。出动消防救援队伍5.62万人次,营救疏散转移被困群众3.12万人。

★下一步如何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下一步要着重从五个方面来下功夫,进一步强化主汛期的防汛抗旱工作。

一是防汛责任要突出实。进一步夯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督促各地建立健全省、市、县、乡、村五级的防汛包保责任。各级责任人要掌握风险隐患,熟悉防汛的预案,知晓职责任务。防汛的关键时期,要有党政负责人坐镇指挥,包保的责任人要下沉一线,现场督导,做到责任上肩。

二是预警研判要突出准。每一次重大的灾害性天气过程,气象水文部门要科学精准地监测预报,各级防指要组织跨部门联合滚动会商,精准地研判风险,及时地发布预警,落实直达基层责任人的临灾叫应机制,强化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做到应急响应的关口前移,有针对性地安排部署防汛应对工作。

三是转移避险要突出早。加强监测预报,提早发布预警信息,提前果断地转移受威胁的群众,做到“三个坚决转移”,也就是"达到预警阈值时坚决转移,发生险情异动时坚决转移,险情不能准确判断的时候坚决转移",切实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落实转移避险措施,我们重点要强化五个关键环节,也就是"转移谁、谁去组织、何时转、转到哪去、转移群众怎么管理",这样来全力避免人员伤亡。

四是抢险救援要突出快。根据雨情汛情的特点,针对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我们提前预置抢险救援力量,确保快速反应,第一时间投入到抢险救援,做好与地方专业抢险队伍和驻地央企的抢险力量的对接,加强巡查防守,及时掌握突发险情灾情,一旦发现重大险情,能够迅速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投入抢险救援,做到险情灾情早发现、快处置。

五是救灾救助要突出细。督促各地及时统计灾情,快速下拨救灾物资和资金,细化受灾群众的安置方案,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住处、有病能及时医治,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五有”,保障基本的生活需求。及时将食品、饮用水等生活物资和急需的药品发放到位,送到群众手中,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要做好受灾困难群众的帮扶和社会救助,防止因灾致贫返贫。同时要加强卫生防疫,统筹做好新冠疫情防控,防止大灾之后有大疫。

★如何做好台风防御工作

第一,完善台风的专项预案。修改完善防台风的专项预案,乡镇、村要制定简单明了易操作的基层防台风预案,细化实化防台风的各项措施。

第二,加强风险隐患的排查。重点做好海上的作业平台、在建工程、渔船商船和近海渔排等设施的防风管理,强化沿海的堤防、水库闸坝等防洪防潮工程的隐患排查,摸清山洪地质灾害的风险区、隐患点的个数,同时强化城区的塔吊、广告牌等高空容易坠落的物体和城乡的一些铁皮房、危旧房的安全防护。加强低洼易涝地区、地下空间、下沉立交这些风险区的管控。

第三,加强会商研判。台风生成以后,各级防指都密切跟踪天气的发展变化,及时组织气象、水利、自然资源、住建等有关部门,每天开展滚动的会商研判,分析研判台风的发展态势,按照预案,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点对点地指导台风影响区域做好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各项工作。

第四,强化人员转移避险。对于海上来说,要按照船回港、人上岸的要求,组织做好船舶的避风和作业平台、在建工地、近海渔排的人员上岸避险,要求确保不漏一船、不落一人。陆上要组织各地健全逐人逐户的对接安全转移机制,细化转移避险措施,科学设定转移的路线,台风来临前果断地转移风暴潮漫滩区、山洪地质灾害风险区、城市内涝点、危旧老屋等危险区的群众,特别要落实好老幼病残等重点人群的“一对一”的转移避险措施。同时,要加强外来务工和旅游人员的安全管理,确保群众的生命安全。

第五,强化抢险救援。统筹调度海域、水域、陆域各类专业抢险队伍和社会的应急救援力量,靠前预置抢险救援队伍和应急物资,做好抢险救援的应急准备。针对台风过境容易造成断路、断电、断水、断通信的情况,各级防指组织交通、电力、供水、通信等专业部门,及时抢通保供,保障生命线工程的安全运行。

★如何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一是紧盯强降雨区,统筹做好南北两线地质灾害防范。二是与气象部门共同会商研判,滚动发布预警,为提前组织转移避险争取更多时间。三是探索实行“隐患点防控”向“隐患点+风险区双控”转变,指导督促地方加强对隐患点外临沟、临崖、临坡等重点地段风险排查,在遭遇强降雨和高风险预警时坚决组织受威胁群众提前转移。四是加强宣传培训演练,提高群众的主动防灾意识和临灾避险能力。

★国家防总防汛专题视频会精神

6月19日上午,国家防总副总指挥、应急管理部部长黄明主持召开防汛专题视频会商调度,研判当前汛情和发展趋势,进一步部署珠江和长江中下游流域防汛救灾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李克强总理等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要求,始终把防汛救灾工作作为当前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实各项防汛措施,全力迎战珠江流域性较大洪水和长江中下游流域局地暴雨洪涝灾害。

针对珠江流域性较大洪水,国家防总19日继续维持防汛三级应急响应,已派出工作组和专家组在广东、广西指导协助地方开展防汛抗洪工作。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派出的工作组正在江西、福建指导协助地方做好受灾群众安置救助等救灾救助工作。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日前向广西调拨帐篷、夏凉被、折叠床、家庭应急包等中央救灾物资,已于18日晚调拨出库,正紧急运往相关受灾地区。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立足于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高位推动部署,严格落实防汛救灾“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压紧压实以行政首长为核心的各级防汛责任制,落实落细各级领导包保责任和有关部门监管责任,加强基层分析研判、突出隐患排查整改、完善转移避险预案,全面筑牢防汛抗洪抢险的坚实屏障,坚决打赢迎战珠江流域洪水这场硬仗。要充分发挥防汛抗洪抢险指挥机制作用,建立健全高效、有序、顺畅的防汛应急指挥体系,强化地方党委政府对防汛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扛起防汛救灾主体责任。各级防指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形成整体合力。健全完善前后方协同联动机制,强化防汛抗洪抢险统一指挥,确保响应快速、组织有序、流程顺畅。要全面做好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各项应急准备。强化预警与响应联动,做好气象预警与应急响应信息实时共享,建立健全直达基层责任人的气象红色预警“叫应”机制,确保预警信息即时到人、防范措施灾前到位。坚决果断做好危险区群众转移避险工作,确保应转尽转、应转必转、应转早转,防止群死群伤。提前预置力量物资,统筹协调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等各类抢险救援力量,在重要城市部位、重要防洪工程、重要基础设施和关键薄弱环节预置力量物资。坚持汛情就是命令,严格值班值守、信息报送和防汛工作纪律,用铁的担当、铁的作风和铁的纪律,落实落细防汛救灾各项工作。

★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防汛防台风专题视频会商调度会精神

7月3日上午,国家防总副总指挥、应急管理部部长黄明主持召开防汛防台风专题视频会商调度会,研判当前台风和汛情发展趋势,进一步部署台风“暹芭”防范应对工作。会商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李克强总理等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要求,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紧抓实各项防汛防台风工作措施,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据气象预报,今年第3号台风“暹芭”将于4日进入湖南,未来三天受“暹芭”及其减弱后的低压环流和西风槽等系统共同影响,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河南、山东、苏皖北部及辽宁等地将先后出现强降雨天气。国家防总决定继续维持防汛防台风三级应急响应,在前期向广东、广西派出2个工作组的基础上,3日加派1个工作组赴辽宁协助指导地方防汛防台风工作。

会商指出,台风“暹芭”仍将长时间维持热带风暴等级,移动速度慢、影响范围广、累计雨量大,洪涝地质灾害可能多发重发;广东阳江海域浮吊船“福景001”轮走锚遇险暴露出防台风安全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防汛防台风形势严峻复杂。会商强调,要全力做好“福景001”轮走锚遇险搜救工作,迅速组织专业力量,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千方百计搜救失联人员,加强救援安全保障。同时,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落实防台风“船回港、人上岸”,坚决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及时组织开展调查,查明问题,依法依规严肃追责。要以极端负责的精神做好防汛防台风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认真研判本区域本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层层压实以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落实防汛分片包保责任,加强滚动会商研判,准确把握灾害态势,及时启动或调整应急响应,做好预案准备、调度部署、巡查防守,有针对性的安排部署防范应对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严格落实落细各项措施,严防西江流域干支流洪水,加强中小水库、超警河段堤防、“高位”塘坝巡查防守,上足巡查防守力量,加密巡查频次;严防山洪地质灾害,深入开展山洪灾害危险区隐患排查,坚持专业监测和群测群防相结合;严防城市内涝,全面开展城市排水管网和泵站等设施检查管护,落实好地铁隧道、下沉式立交等地下空间和低洼易涝区的防洪排涝措施;严防大风灾害,对城市广告牌、玻璃幕墙等易坠落物和塔吊、简易板房等易倒塌物采取加固或拆除措施,及时消除隐患。同时,时刻做好海域、水域和陆域抢险救援应急准备,确保发生险情快速高效处置;妥善做好灾后救助工作,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国家防总防汛救灾通知精神

国家防总6月份向各地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流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和国家防总各成员单位发出通知。通知要求,要充分认识到做好今年防汛救灾工作的特殊重要意义,增强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牢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立足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进一步强化防汛救灾各项部署,细化实化各项措施,切实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通知指出,当前我国已全面进入汛期,近期南方多地多次遭受强降雨袭击,一些地方洪涝灾害严重,防汛救灾形势复杂严峻。要清醒认识当前复杂严峻的防汛形势,进一步压实防汛抢险救灾责任,切实加强防汛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好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对各项应急准备工作进行再检查、再部署、再落实,对因履职不到位、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依规追责问责。要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整改,深刻汲取去年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教训,紧盯重点地区、重点部位和重点领域防汛抗洪薄弱环节,建立健全隐患清单和整改台账,强化隐患排查整改闭环管理,持续加强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处置险情。要抓紧修订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落实气象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把气象预警纳入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并结合当地承灾能力合理确定应急响应级别,落实落细响应行动措施,明确气象红色预警情况下果断实施“关、停”等强制措施。

通知强调,要强化监测预警和会商研判,完善跨部门联合会商机制,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汛情灾情发展变化,加强临灾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强化直达基层责任人的“叫应”机制,科学有效安排部署防范应对工作。要加强防洪工程科学调度和运行管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科学调度防洪工程,加强水库工程汛期运行管理,病险水库主汛期原则上一律空库运行,加强防洪工程巡查防守,发生重大险情及时采取抢护措施。要突出做好人员转移避险,按照预防为主、避险为要的原则,细化人员转移安置方案,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加强转移安置人员安全管理。要全力组织防汛抢险救援,强化安全防护措施,全力保障重要基础设施和重要生命线工程防洪安全,进一步摸清辖区内各类抢险救援力量,建立工作对接机制,规范引导社会应急力量参与抢险救援,加强防汛抢险救灾物资的储备和管理。要做好救灾救助和卫生防疫,灾害发生后及时下拨救灾资金物资,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及时抢修基础设施,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灾后防疫。


抱歉哦,本篇为vip章节,需要本站VIP会员才可以继续阅读哦~
推荐课程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3530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9775人

2025预定【面试真题4期】

130.00

销售 0件
浏览 2142人

【基础套餐】浙江笔试宝典+浙江时政热点+24节网课

120.00

销售 638件
浏览 5367人

【提升套餐】浙江笔试宝典+浙江时政热点+公文写作+案例分析+优秀习作集+64节网课

358.00

销售 56件
浏览 616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3530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9775人

2025预定【面试真题4期】

130.00

销售 0件
浏览 2142人

【基础套餐】浙江笔试宝典+浙江时政热点+24节网课

120.00

销售 638件
浏览 5367人

【提升套餐】浙江笔试宝典+浙江时政热点+公文写作+案例分析+优秀习作集+64节网课

358.00

销售 56件
浏览 616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3530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9775人

2025预定【面试真题4期】

130.00

销售 0件
浏览 2142人

【基础套餐】浙江笔试宝典+浙江时政热点+24节网课

120.00

销售 638件
浏览 5367人

【提升套餐】浙江笔试宝典+浙江时政热点+公文写作+案例分析+优秀习作集+64节网课

358.00

销售 56件
浏览 616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3530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9775人

2025预定【面试真题4期】

130.00

销售 0件
浏览 2142人

【基础套餐】浙江笔试宝典+浙江时政热点+24节网课

120.00

销售 638件
浏览 5367人

【提升套餐】浙江笔试宝典+浙江时政热点+公文写作+案例分析+优秀习作集+64节网课

358.00

销售 56件
浏览 616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3530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9775人

2025预定【面试真题4期】

130.00

销售 0件
浏览 2142人

【基础套餐】浙江笔试宝典+浙江时政热点+24节网课

120.00

销售 638件
浏览 5367人

【提升套餐】浙江笔试宝典+浙江时政热点+公文写作+案例分析+优秀习作集+64节网课

358.00

销售 56件
浏览 616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售后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9.9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